close

搞行銷的人或者經營一個生意的人都會講「我們需要解決顧客問題。」那什麼是顧客問題,又是什麼「需求」,所以,你懂得顧客需求了。是嗎?

1.開了一間珍奶店在進入KTV的門口,因為你認為人們會買一杯再進去?

2.你開了一家炸雞排店在國中小學生上下課會路過與社區交會的路口的點,因為你相信他們是你的主要客群。

3.你接下了父親交給你的一家文具店,位在大學附近同時也是鄰近商業行為很旺的區塊,結果你在運用了許多促銷活動下,生意似乎並未如你所料的成長。

你似乎很充分的相信你的主要顧客們的需要什麼,「他們會需要買一杯珍奶再進去等朋友唱歌」,結果,經過營業收入來客分析發現「路過買的占比是78%,10杯裡面只有2杯是KTV員工買的,不是去唱歌的。」半年後你關店了,因為撐不下去。「路過來買雞排的,國中生占5%,小學生0.2%,路過的占18%,沒錯的是回到社區的顧客占大數比,一如你的預估,只是你估錯了竟然是女性偏多,這點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最後,也因為利潤效益不好,關了店,在18個月後。」「文具店,一個傳統的行業,是需要再經過一次重定位,找出消費新行為,給你的思考,幾經討論後,文具店轉型成為旅遊散策小物專賣店。」

我們舉i phone 這例子,難道賈伯斯很神,會知道揣摩出來人們未來要的手機長成什麼樣子,需要什麼功能?就像你會知道怎麼去創造一碗不一樣的麵,把佛跳牆加麵,消費者就一定會買單。當然這是不會發生的。

的確,消費者會知道現在他要什麼,但是,或許他不會知道未來他可以要什麼,但是任何創新的商品,若沒有經過消費者驗證,就不會是成功的商品。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在任何機會場合時候,論述“Who”的意義了。

一個沒有清楚目標對象的商品開發,可以是個災難。DSC_0980.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流通 管理 行銷管理
    全站熱搜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