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習了什麼4》
討論年度計畫編製的時間快到了,通常會在九月份進入初始的outline設計,會持續到十一月的。就中小型企業來說,多數或許會落入一個「見樹不見林」的假計劃作秀程序,為何這樣說?首先來確認一下我們懂了「年度計劃」的意義?
1.它是程序性的動態活動,而不是固定在一個點上,許多企業的年度計劃僅止於編列預算買設備、或開幾家店的目標(譬如說,明年要開2家店而已)。
2.上面的“點型計劃”缺少的是邏輯與創意的程序思維,這樣的計畫沒甚意義。這上面談的是“程序”的觀念,缺少了它,一切計劃就變成只談“做什麼”而忽略“為什麼”的重要。
3.你是否了解年度計劃的目的是在於利用「控制與對應」的管理,在計劃與實績之間進行差距分析而產生對策略進行調整的動作,在一 ~ 十二月當中持續進行著。
4.你是否在過去的程序討論上經過了以下幾個過程(process)?(1)設定目標(2)討論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行的方案(3)選出一個方案並決定去做(4)把執行方案寫清楚怎麼做的步驟(5)然後估計需要多少預算(6)是否需要調整組織與人事,該怎麼有效的調整(7)記得做績效評估,這是找到問題的方法,然後需要微調。千萬別把這樣的程序誤解了它的複雜而不做,當然要做到準確是需要用到統計與專業市場調查,當然還得知道怎麼進行這第一次的會議。
現在你是中小型企業,以前沒做過這種計劃性的事,那就先來了解一下做一個比較確實的年度計畫對你的好處是什麼,再來決定要怎麼踏出這一步?
(1)整合性,經過了這種平行交叉的討論,你的生產部門知道了業務單位什麼時候需要多少產品?不會發生短材缺料問題?你的倉庫也不會發生庫存過剩或不足現象,千萬別假設說你的POS和會計有進、消、存系統,那只是一個久未使用的虛型功能罷了。
(2)效率性,既然部門間都做過了許多假設性的評估了(當然不一定準),在事情進行當中產生的不確定性問題,也比較不會惶恐。譬如,事前評估過哪一位加盟店因連續業績不佳,可能明年5月份將進行解約處理,也都有些腹案了。
(3)作為一個評價基準,有計劃就有數字,就有明確的優劣判讀,也會知道問題點在哪?即便今年是你第一次做數字管理,雖不準也是經驗,明年就更好了。
(4)溝通性,因為部門間有了必要性的溝通,而提高了員工參與經營的程度提高了(傳統中小型企業缺乏的就是參與度,因為老闆放不開,而形成成長的高難度。),這在突破經營瓶頸有很大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