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餐飲開創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是我的學生,在創造了一家稍具營業規模名店後因為股權轉換因素,而勢必異地再創新店,而商圈改變也是必然,之後3年的結果是,原旺者恆旺,後衰者亦頹之;再3年後的今天成與敗已成定局。
究其因,分析幾個重點:
1417053582-3895236899_n.jpg1.獨創性,創造業界沒有的中價而高檔精緻的服務,從桌邊服務到安格斯牛肉的如故宮展示櫃的吸睛效果。
2.價位優勢(550/人)讓顧客六感滿足一次到位。造成老顧客與新顧客5:5現象。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專案經理人向賈伯斯說「給我3個月我就可以決定計畫的方向。」賈伯斯說「現在給你30分鐘,就告訴我結論。」
以前去東京巨蛋公司商訪,他們告訴我說「Tokyo dome的經營一年是以720天計算的」。

不論是「30分鐘下決定」或者是「一年720天的計算思考」,時間管理不是重點,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使用時間的方式。當你自己決定了時間單位,也就決定了工作的速度。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我想推麵包跟珍珠結合起來這創意是不是可以有賣點?
顧問,我的工廠生產力擴大了,但是業績並未增加,該怎麼辦?
老師,我們想在店裡推男生女生配,情人節的促銷活動,你看這樣好嗎?
顧問,這一季的營業利潤很低,想請問一下我想推出這一系列的新產品,請你看看這樣的產品可以提高銷售嗎?

文章標籤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公司做生意或開店賣產品似乎難不倒許多人,有人做了3、5年沒關店收攤,不表示他賺錢,有太多人是再向銀行借錢融資,有人繼續向股東與親戚朋友遊說硬撐,當初風光地向這些關係人描繪的賺錢的願景,如今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這當中也有需要向原股東提增資,也沒有太多的覆議,因為,連股東都搞不懂你要什麼?
搞一個不是很偉大的生意,其實不難。是否成為事業,那是以後的事。
在生活中,我們都曾經這樣子過「30歲時就計畫在40歲時候為家人找一間屬於自己真正的窩,因為到那時孩子已經10歲了,所以你就開始賣命兼職賺更多的錢,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花費,每個月都會做計畫性的存款,每個月都會去看看你的存摺。」但是有多少人在這漫長的時間有如計畫性地做到數字上的存款與累績的目標?重點來了,10年後你計畫買一個什麼樣的房子1000萬、3000萬、台北蛋黃區還是新北蛋白區還是桃園....,,你需要衡量現在的你的賺錢能力與未來可以償貸的能力來估算我未來房子的模樣。然後你就開始進行用哪幾種方式賺錢?可能你會計畫每個月要存多少錢?不過很快的,你一定會發現一個現象,「今天朋友生日唱卡拉ok聚餐,你告訴自己,沒關係,花錢不多下次就不去了;今天拿到了業務獎金,請老婆兩人吃個3000元大餐看個電影,小雀幸一下」,許多事情明明知道要怎麼做,就是做不到。這不是計劃不好,我想應該是不清楚計畫。
如果知道什麼是GPS大概可以有比較約束性的管理效果的。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刈包-1024x683.jpg

有人為賣90元叫屈,有人不以為然。對與錯在哪?在定位。
不需要去辯白使用材料的真實性,我相信賣到90元一定是好食材,也不需要去影射說難怪台灣傳統食物上不了國際化,如果我們仍然只是在賣一個“比較好的刈包”那還是沒離開賣產品的思維,提供較優質的食材那是做餐飲該提供的良心態度,所產生的價位只是合理反應。
我們該在意的,是仍然讓刈包以原來傳統小吃的印象面貌用來填飽肚子,該賣50、80或100元?這只是考量怎麼賺合理的利潤而已;還是創造一個朋友生日時請他吃著有福氣的“福包”,而你收取480元?一個是紅海裡找立錐,一個是創造一個新藍海?
上面的“福包”只是一個假設,重點是你怎麼設定“who”,然後才會搞清楚你的“刈包”是什麼東西了,是“福包”還是“公事包”還是...?
許多輔導個案的經驗上,絕對的多數創業者都一直花許多時間在想著刈包的皮該用什麼麵粉來,豬肉是哪一個地方的獨特好豬,又使用了那裡的在地小農的蔬菜花生粉等,然後再使用有設計感的包裝,再加上來個line什麼的,一切似乎就完美了就有差異了?好了,那我要問,90元好料的刈包,你真的願意一周買他3次來當飯吃嗎?如果不會,再請問自己,你的刈包是否要賣480圓了?那該怎麼賣?賣給誰?他什麼時候會來買?會用什麼方式來買還挺有成就的?
這不是定位是啥?
沒錯,定位是一個專有名詞,但是好的顧問可以用白話講他個簡單明白。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年來自舊金山的blue bottle竄起 和2007北加州的高人氣專業烘焙的verve 咖啡,都是藉由對咖啡的熱情而創造出來一個在這快速也冷漠的什麼都談3.0或4.0的時代,雖然可以有預期性的績效化結果,但是卻缺乏了商品會給末端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情緒的特殊情感的思考?」“品牌”。
如果說品牌是一個烙印,那你讓顧客印記了什麼,那就是你的品牌主張,是Benz的尊貴?還是Apple的完美極致?
請告訴自己你的品牌最終的目的思考是什麼?這是經營品牌的目的。
●是容易辨認?
●是可以維持一個高價值的?
●是一種社會責任意識的?
●是讓顧客容易找到的?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5度C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為消費者提供什麼存在的價值才是重點?」
從顧客觀點來看品牌時,在他的知覺認知上(Perception)認知你是什麼?是一家提供普通的麵包順便賣著飲料咖啡的店,那你和“幾分甜”有何差異,不過就多了咖啡?或者是有著高品質咖啡文化的店,也提供有獨特餐食的咖啡店,也不是?單從這一點來說,85度C就非常模糊了焦點,那還如何跟星巴克、cama在咖啡市場競爭?用消費語言簡單的說,「星巴克是咖啡店,cama是咖啡店,怡客也是咖啡店,85度C是飲料店?或者是麵包店?」那消費者的期望值(expected )顯然的落差就大了,所以,慢慢地你就成為一種「負面品牌」了。
真可惜,85度C並未堅持發揮在當初規劃「85度沖泡出來的最好喝的咖啡」這概念上,也或許在以後他們發現這句slogan有站不住腳的缺點,因為咖啡豆是一項複雜的農產品,咖啡豆的焙度和咖啡粉研磨的粗細度會用來決定用何種溫度的水的。但是主張是可以逐漸焦點化的,以至於後來就改為「創造甜蜜的幸福滋味」,然後又試著傳達Daily cafe ,但是並未深植,整個產品結構:飲料20%(咖啡占其中25%),麵包蛋糕80%,一整個就失焦了。
的確這是做規模化下的適度利潤,或者是利潤最大化下的規模思考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邏輯。

1424162306673_85C_1960X1225_1.jpg

丹麥-香蒜菠蘿小吐司.jpg

招牌水果茶.jpg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gle在2011年發表了「winning the Zero Moment of Truth 贏得第0個真實的瞬間」的報告,根據報告,消費者在購買評估的過程中,最大的情報來源是店頭展示,但現在網路搜尋(84%)已經超越店頭陳列展示。其實這也不是個什麼新道理,最早這個概念在2004年由P&G提出的「FMOT第一個真實的瞬間,光臨店舖的顧客在看見商品的配置陳列的最初3秒到7秒,就已決定買哪一個商品」與「SMOT第二個真實的瞬間,說明是否持續購買的瞬間,是透過實際消費購買的經驗決定的」延伸而來;就消費研究來說,顧客在尚未有ZMOT的概念下,消費行為大多是 消費刺激Stimulus-->FMOT(商品陳列)-->SMOT(經驗)-->ZMOT(成為下一個人的ZMOT)。所以,如何讓顧客尚未進店以前就透過網路搜尋決定購買於瞬間,就成為如今的行銷重點了,這就是“零類接觸行銷”。

13087357_10207850382710432_4816253438437519040_n.jpg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微品牌竄出頭5》2016/12/28
前面我們講到經營「深層」粉絲,是超越顧客的創造的意義;針對微品牌在市場的發展策略焦點在於「利基市場」下的時候,怎麼去做到使「人」有「搔到癢處」的快感是很重要的思考?
網路上創造自己的網頁與溝通平台已經很簡單容易的事,這表示人們在經由搜尋的快速與接觸資訊的大量化下,也同時會很快地忘掉新學到的事物,根據有關人類記憶研究,人類會在24小時內忘掉將近80%新學習到的資訊,所以微品牌在缺乏文化特徵下,要讓人們印象深刻是非常困難的。
把品牌注意力很集中在「服務的對象」是前面說的「人」,也因為必須搞懂自己以外的「競爭對手的人」,這樣才能夠制定出你公司的營業目標。
然後我們會需要講出一句能夠讓顧客可以有感同身受「馬上聯想到你」的話,這通常是放在品牌旁邊的slogan。這就是如何「搔到癢處」的其中方法。

DSC_5061.JPG

DSC_5060.JPG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若從開店的營業收入公式,顧客數x品目數x客單價的基礎來看“顧客”,基本上分成新與舊顧客兩種,而微品牌的成功需要將顧客轉換成粉絲可以說是對經營老顧客“一語中的”的重點,「我對這品牌有好感」、「我喜歡這家公司的老闆風格」、「他們家的店員超屌的」---這裡面幾乎很少會提到「價格如何?服務比別人如何?---」這已經歸結到某一種可以簡單忽略的營運元素了,所以說,擁有品牌跟沒有品牌的公司差異在哪裡,就在有無「粉絲」這一點上。
現在的的新行銷工具該注意的,不是在經營社群粉絲的量,而是在找出隱性粉絲群的困擾或不想講出來的抱怨。

簡報11.png


d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